八德
第一、孝-- 孝者順也,百善之首,萬德之源,行仁之本。 第二、悌-- 悌者敬愛,兄友弟恭,親善和睦,團結一致。 第三、忠-- 中正之心,至公無私,謀事忠誠,行事謹慎。 第四、信-- 人言為信,修道之母,功德之源,務必誠實。...
人間八賊
第一、酒--達於酒莫不罪之,昏沉亂性,自毀道程,酒亂失信。 第二、色--見於色莫不好之,淫念常存,如刀割肉,好色非禮。 第三、財--見於財莫不貪之,謀財害命,難逃嚴刑,貪財不廉。 第四、氣--逆於氣莫不瞋之,怒氣填胸,氣散神傷,多氣傷悌。...
心之十利行
第一、心之靈-- 識言語之虛實,明來意之善惡,知事由之真假。 第二、心之明-- 知風之自,知微之顯。 第三、心之謹-- 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。 第四、心之慎-- 恩思報,怨思解,時警戒,諒艱難。 第五、心之恐--...
心之十弊病
第一、心之亂 急於言,急於行,急於知,暴其身,躁其心,煩其腦,氣於肚。 第二、心之慢 緩於言,緩於行,緩於事,緩於知,怠其身,惰其心,有若無,實若虛。 第三、心之愚 來事不悉,是非不明,真假妄從。 第四、心之邪 好意變惡,惡意善從,邪說作真,邪風作證。...
煉心五要
第一、要大其心---以容天下之物。 第二、要虛其心---以受天下之善。 第三、要平其心---以論天下之事。 第四、要潛其心---以觀天下之理。 第五、要定其心---以應天下之變。 -- 錄自 濟公活佛慈訓
心定之功
心定則神凝, 神凝則精明, 精明則理見, 理見則事順。 心煩則氣躁, 事煩則亂性。 心靜如止水, 靜覲皆自得, 息心即彼岸, 止心即涅槃。 --錄自 濟公活佛慈訓
養生論
多思則神散 多念則神勞 多勞則精散 多怒則傷氣 --錄自 仙佛聖訓
養生的方法
第一、少煙酒,多喝茶。 第二、少食肉,多茹素。 第三、少鹽糖,多水果。 第四、少逞強,多忍耐。 第五、少憤怒,多微笑。 第六、少罪過,多行善。 第七、少煩惱,多勤勞。 -- 錄自 濟公活佛慈語
修道十法則
第一、入手認性。 第二、看開浮俗。 第三、勤用內功。 第四、始終不二。 第五、不動心氣。 第六、戒殺口過。 第七、須行方便。 第八、大量容人。 第九、克盡人道。 第十、堅守道心。 錄自聖佛慈訓
十勸世間人
一勸世間人:父母恩義深,食娘心上血,養大得成人,此恩若不報,天地不容情。 二動世間人:兄弟手足親,莫聽婦人言,雜散骨肉情,合家同協力,泥土變成金。 三勸世間人:夫妻同一心,莫因些小事,言語怒傷心,低心下氣和,不愁家不成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