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勿之道
勿以己之長,而形人之短; 勿以己之拙,而忌人之能; 勿毀眾人之名,以成己之善; 勿役天下之理,以護己之愆。 --錄自仙佛聖訓
四非
非禮勿視則眼根清靜, 非禮勿聽則耳根清靜, 非禮勿言則口根清靜, 非禮勿動則人心清靜。 --錄自仙佛慈訓
五常之德
第一、仁者不殺生。 第二、義者不偷盜。 第王、禮者不邪淫。 第四、智者不酒肉。 第五、信者不妄語。 --錄自 濟公活佛慈訓
五絕不可
第一、絕不可自暴-- 荒廢時日,不知振作,自甘墮落。 第二、絕不可自棄-- 苟久偷生,不求充實,自甘索道。 第三、絕不可自尊-一 傲慢無禮,不敬長上,自大自負。 第四、絕不可自欺-- 明知故犯,不改前錯,自欺自陷。 第五、絕不可自誤-- 盲目行事,不究虛實,自誤自害。...
五不欲
第一、目不欲視不正之色。 第二、耳不欲聽醜穢之言。 第二、鼻不欲向膻腥之氣。 第四、口不欲嚐毒辣之味。 第五、心不欲謀詐欺之事。 -- 錄自 南朝梁﹒陶弘景【養性延命錄】
保命五訣
第一、絕思慮-- 可以保心。 第二、化瞋怒-- 可以保肝。 第三、斷淫慾-- 可以保腎。 第四、慎言語-- 可以保肺。 第五、節飲食-- 可以保脾。 --錄自 聖佛慈訓
待人六則
第一、互勸 人孰能無罪過錯,接受勸諫方為貴,改過遷善人稱揚,再勸同修攜手前。 第二、互重 君子不重則不成,互相尊重品德高,愛護自己人格守,尊敬他人禮彬彬。 第三、互敬 敬人人敬皆和睦,同修相敬互切磋,默契自成意相投,萬眾一心萬事成。 第四、互助 ...
七身教
第一、在上敬老-- 下民知孝。 第二、在上尊長-- 下民知悌。 第三、在上好施-- 下民寬裕。 第四、在上親賢-- 下民擇友。 第五、在上好德-- 下民從善。 第六、在上惡貪-- 下民不爭。 第七、在上廉讓-- 下民羞恥。 -- 錄自 聖佛慈訓
身中八寶
第一、真名--身拜金闕,享受天爵。 第二、真利--金丹成就,無價貴賓。 第三、真恩一-超渡父毋,時常親敬。 第四、真愛--坎離相交,金木相並。 第五、真酒--玉液瓊漿,菩提香膠。 第六、真色--嬰兒奼女,常會黃房。 第七、真財--七寶瑤池,八寶金丹。...
生活八戒
第一、不可信口多言。 第二、不可厲色高聲。 第三、不可訴窮訴苦。 第四、不可誇富誇能。 第五、不可說人過失。 第六、不可笑人醜形。 第七、不可旁人言語。 第八、不可杜撰歪文。 -- 錄自 院長大人慈訓